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打着“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旗号,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极具争议的政策,引起国际和国内多方面的质疑和批评。“美国优先”逐渐暴露出其“美国霸权”的本来面目,并且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总统,特朗普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美国的国内发展,也对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中美俄等大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认清特朗普“美国优先”逻辑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作出精准应对,对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乃至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施政逻辑及其实质
根据特朗普签署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我们可以将其执政以来的一年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战略收缩”阶段、 “四面出击”阶段和“重点打击”阶段。
“战略收缩”阶段(2017年1月20日——2018年3月)。这里的“战略收缩”并不是特朗普不想展示美国的力量,而是按照他的判断标准来选择“有所不为”。在他宣誓就任总统的当天,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7年1月25日,特朗普签署旨在加强边境安全和收紧移民政策的两道行政令,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 27日,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的行政命令,被媒体和民间团体称为“禁穆令”;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称其给美国带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9月2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2018年财年拟接收难民4.5万人,为1975年以来最低;10月1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于2018年12月31日生效。这一系列动作让世界大跌眼镜,人们深感“特朗普不靠谱”。
“四面出击”阶段(2018年3月9日——2018年7月)。就在世人对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不知所措的时候,特朗普开始把精力聚焦在他擅长的贸易领域。2018年3月8日,特朗普签署命令,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决定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暂时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23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将欧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排除在课征钢铝关税的对象之外。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钢铝关税豁免将持续至2018年5月1日,不过后来又决定从6月1日起,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加增关税。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试图与美国进行贸易磋商,但是都收效甚微。于是各国奋起反抗,纷纷出台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与此同时,美国的“退群”还在继续:2018年5月8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重点打击”阶段(2018年7月6日至今)。在所有的征税对象中,中国一直是美国的主要对象。7月6日凌晨,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多位记者确认,将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这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正式开始。实际上,美国早就处心积虑地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从2017年底开始,美国陆续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国防战略》等报告都认为,大国竞争已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并称中俄两国为“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对手”。2018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在定稿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建议美国国防部推动美台联合军演。法案同时视中国及俄罗斯为美国的主要威胁,严格限制美国军事部门与之来往。
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包含着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美国在其中“吃亏”了,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三是对于美国的国内政策,也要按照是否符合“美国优先”的标准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废除或者重新制定。特朗普的政策逻辑就是以“美国优先”标准来衡量国际和国内政策。
稍加分析就会发现,“美国优先”的实质是美国不愿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维护正在式微的美国霸权。但是,这种单边主义做法,不见得能够实现其“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甚至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实际上,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对其“美国优先”口号心存疑虑。澳大利亚新闻网认为,“美国正在失去欧洲”,德国《图片报》直接提出,“美国不再是可靠的盟友”,德国总理默克尔发出“我们欧洲人真的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慨,欧盟主席图斯克更是直言:“有了美国这样的朋友,还要什么敌人?”简言之,“美国优先”逻辑将使整个世界的制度规则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到人类迄今为止积淀下来的文明根基——国际道义。
二、高度重视“美国优先”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特朗普的保守主义做法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美国优先”逻辑以及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严重破坏现行的国际规则,也必然会给我国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美国优先”逻辑体现了美国的“战略焦虑”,由此出台的遏制和敌对政策将成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障碍。一些美国学者认为中国是美国“天然的对手”,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可能威胁到美国的世界霸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说:“只要中国不放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就将继续挑战美国在各个层面的统治。如果中国成功了,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东亚的主导力量。除非美国愿意把自己重新定义为‘非第一’的存在,否则美国人将对中国的崛起感到越来越不安。”一份《美国政界意见领袖涉华舆情报告》显示,近一年来,部分美国政界精英对华态度越来越强硬,特别是在贸易政策方面,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对美巨大的贸易逆差已经造成了美国的“全民性经济焦虑”。这些言论也进一步刺激了美国国内的“遏华”“反华”情绪的滋长。许多人发现,尽管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很多问题上不一致,但是在“遏华”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特朗普政府已经铁了心把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此前中美两国领导人所积累下来的相互信任遭到巨大损耗。有学者甚至认为,现在的情形是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最差的时候。
贸易战的长期化将给广大民众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由此导致社会舆情复杂化且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消极影响。对于美国蓄意发动的贸易战,我国民众的态度较为一致。对贸易战的结果,许多人认为特朗普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也有少部分人表现出悲观主义,声称“中国没有成本优势与美国对抗”,“目前能够左右世界的只有美国,这个现实我们必须要接受”,“如果你现在还说‘不怕战争’,那是一种虚张声势”,“真正的朋友恰恰是经常公开争吵的、互相怼骂的”,等等。这些论调值得警惕。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是和平必须建立在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当贸易战被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时候,惧怕是毫无意义的, “亮剑”是唯一的选择。
三、应对“美国优先”逻辑的策略选择
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施政纲领是与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密切联系的,在他看来,中国是阻止美国“再次伟大”的关键因素。因此,特朗普的“美国优先”逻辑及其蕴含的“零和博弈”思维,势必会给中美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加紧研究,并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有效应对。
第一,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维护国际规则的公平正义。从性质上讲,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及其一系列政策,都是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大趋势背道而驰的。其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典型的逆全球化思潮,其崇尚的单边主义和实力外交有悖于现行的多边主义争端解决机制,其“美国优先”逻辑本身就蕴含着对其他国家利益的冷漠和轻视。基于此,要激发起世界各国对“美国优先”逻辑的清醒认知,并在行动上开展积极合作,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应对“美国优先”所带来的挑战,维护国际规则的公平正义。在此过程中,要做好预案,谨防西方国家之间相互妥协而出卖他人利益的行为。
第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一步推进和巩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中美关系而言,既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与竞争,也存在密切的互利与合作。我们应紧紧把握中美关系的战略大局,直面特朗普政府最为关注的贸易逆差问题、朝核问题、反恐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针对各种议题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以防不测之需;另一方面,要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在中美之间建立起沟通与互信的桥梁,不断夯实两个大国的关系基础。
第三,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组织与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创新。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
第四,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特朗普之所以敢于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完全倚重于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中国要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重点放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上,既包括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也包括精神状态、价值观、社会治理理念等软实力,此外还包括良好的国际声誉、融洽的国际关系等。为此,一要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大生产力的总量。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民生建设,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三要加强国民精神教育和社会舆情引导,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的精神力量。四要大力发展国防保障力量,为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提供可靠的军事保障。
(作者:李辽宁 海南大学bat365在线官网教授;来源“红旗文稿”公众号)